/m/news_view.aspx?id=2691&gp=107
疫情下医院排水系统如何设计?这三点细节不容忽视
来源:山东康德莱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时间:2020/2/19 14:34:16

      摘要:结合新冠病毒传播途径,思考医院室内排水系统设计的细节优化,通过减少不必要或者不那么必要的设施,控制排水系统中气体向室内的返溢,平时可改善卫生间、房间内反味的现象,疫情发生时可切断排水管道气体向室内返溢通道。这样做更加节约投资、便于维护管理、改善室内环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以来,关于病毒的传播途径,已确定的是: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的是:粪—口传播(消化道传播)、气溶胶传播。

      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团队近日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粪便中的病毒可能散播在空气中,如恰好吸入,就可能造成感染。这对普通人家居生活来讲,影响不大,对隔离区和医院等场所的病人粪便需要加强管理。患者粪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状病毒提示我们,新冠病毒传播可能有新途径。

       如果研究证实存在粪—口传播(消化道传播)、气溶胶传播,卫生间下水道的气体外溢应该成为控制的重点。医院的卫生间将是高危区域。除了用消毒剂、消毒粉进行消毒的次数要增加,从设计角度采取从根本上解决问的措施和办法,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地下室卫生间及集水坑、卫生间的地漏、公共卫生间洗手盆等设计或改造,是当前应考虑优化的细节,避免小细节造成大麻烦。

     1、 地下室卫生间及集水坑设计及改造

      由于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几乎所有新建医院都会考虑向地下要空间,地下少则建一层,多则建七层。为方便使用,设计单位在设计时会考虑地下各层设置卫生间。地下卫生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需要设集水坑。粪便污水汇聚到集水坑,通过污水泵,以压力排水的方式排出室外。而集水坑是平时地下室返味的主要来源:

      首先集水坑无法做到完全密封,盖板周边、排水立管周边都是气体外溢的通道;

      其次大便器冲水的瞬间,会使集水坑中空气形成正压(坑内空气压力高于坑外),导致集水坑内气体外溢。

      所以建议单层地下室不设卫生间,工作人员、就诊人员可以就近到地上一层卫生间如厕。多层地下室如果做车库使用,也尽量不设卫生间,只考虑污洗间。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员工和病患造成不便,但可以大大减少投资、便于日常维护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地下室下水道返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杜绝疫情期间集水坑内空气外溢,切断有可能的传播途径。

      2004年,王新为等公开发表《SARS冠状病毒的抵抗力研究》论文,论文结果显示冠状病毒在体外环境中的存活情况随温度而异:20℃避光条件下,冠状病毒在医院污水、生活污水和脱氯自来水中能存活2天,在粪便中可以存活3天,在生理盐水中可以存活14天,在尿液中可以存活17天;4℃时,冠状病毒在上述各种水体中均可以存活14天以上,在粪尿中则可以存活17天以上。所以地下建筑室内集水坑应尽量不设。


      对既有建筑的地下集水坑,或者新建多层地下室确需要设卫生间的集水坑如何处理呢?

      首先应更换不合格的集水坑盖板,盖板要有一定自重、盖板周边应有橡胶密封圈且密封严密,立管周边都应有效密封。

      为了解决大便器冲水瞬间造成集水坑中正压的问题,建议集水坑增设通气管,将集水坑内气体引到室外排放。

      室外排放口应做成U型弯头向下,减少大风天气或气压变化引起的空气倒灌(但不能完全避免)。

    2、卫生间地漏设置

      通常情况下,公共卫生间会在三处设计地漏:洗手台下、蹲台下、小便斗附近。绝大部分医院都引进了物业保洁,使得卫生间清理都比较专业、及时,需要用水冲刷的情况比较罕见。大部分地漏水封内的水分蒸发殆尽,由于水分得不到补充,水封消失;即使没有蒸发,大便器冲水也容易使设在上游的地漏水封,因管道瞬间形成的负压被抽走,水封遭到破会;地漏成了管内气体与室内空气联系的通道。而设在大便器下游的地漏(水封消失),在冲水瞬间,又成了管道内正压气体排放口。地漏失去了地面排水的功能,却成了排水管道内气体外溢的通道,是卫生间返味的主要来源。

       粪便中检测出病毒,并不意味着病毒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但对新冠病毒防治需要我们思考,究竟有没有必要设置地漏,应该在哪些地方设置地漏,以及日常如何维护?

       “非典”时期,香港淘大花园下水管道中也曾检测出SARS病毒,但对SARS是否存在粪—口传播途径一直没有证实。存在“粪-口”“粪-呼吸”的可能性还要进一步研究。但疫情预防相应措施应走在前面,所谓防患于未然。

       减少不必要的地漏设置,减少排水管内气体与室内空气的连同通道,既可以改善平时的室内环境,疫情发生时也可以降低传播风险。所以洗手台下、蹲便台下地漏应尽量不设地漏。对已有地漏,根据日常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采取长期封堵或者临时封堵措施,疫情期间更应对所有地漏临时封堵,定时消毒。

       3、公共卫生间洗手盆数量的设置

       通常公共卫生间前厅都会设计安装一排或两排洗手盆,多则六个,少则两个。过多设计安装洗手盆,一方面增加投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增加维护管理难度和保洁工作量,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排水管道气体外溢通道,疫情发生时增加感染风险。与洗手盆相关的气体外溢通道有三处:洗手盆排水栓、洗手盆溢流口、下水道承口。


        连接洗手盆排水栓与下水道承口的短管有金属波纹管、塑料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S型存水弯或P型型存水弯,但塑料波纹管通常直管连接,导致洗手盆与下水道直接连通,没有水封,下水道内气体会通过敞开的排水栓、洗手盆溢流口外溢。


        金属波纹管或塑料波纹管另一端于下水道承口连接处应沿管口做好密封,这一点施工及验收时往往被省略或忽略,水道内气体通过该处缝隙外溢,导致平时卫生间或房间返味(大风天气或气压低的天气尤为明显),疫情时期更是增加感染风险。

       笔者根据所在医院日常卫生间洗手盆使用情况调查,三个洗手盆同时使用的几率很低,几乎为零;门诊高峰期一层卫生间两个洗手盆同时使用频率约占20—30%,大部分时间是一个洗手盆在使用。因此建议新建医院减少洗手盆的设计安装。公共卫生间前厅设计一个成人洗手盆、一个儿童洗手盆、一个拖布池比较合理,门诊量较大的医院可以适当增加一个成人洗手盆。

       对已经安装的洗手盆,疫情防控期间应该对连接洗手盆排水栓和下水道的短管普查一遍:没有S型存水弯或P型型存水弯、直管连接的塑料波纹管建议更换为金属波纹管,洗手盆溢流口用玻璃胶密封,连接洗手盆排水的下水道承口周边用发泡剂或白油灰密封。

        总之,医院公共卫生间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医院的特点、防疫的要求,以及使用方便,合理设置,并非越多越好。洗手盆生产企业在出厂时如果能配备溢流口密封塞,也将极大方便用户。希望设计、产品细节的优化,能够带来更便捷、高效、安全的使用感受。